搪玻璃反应釜的放料阀是整个设备中非常关键且易损的部件,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。
选择搪玻璃放料阀的核心决策流程是基于物料特性和工艺要求。
这是最根本的选择,决定了阀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。
工作原理:阀瓣(栓塞)向上运动开启阀门,向下运动关闭阀门。关闭时,阀瓣下降并坐落在釜底的阀座上。
优点:
流通阻力小,不易堵塞:开启时,阀瓣完全缩入釜内,物料流道畅通无阻,非常适合含有固体颗粒、结晶、浆料或高粘度的物料。
可兼做破拱器:对于易在釜底结块架桥的物料,阀瓣的上下运动可以起到破碎结块(破拱)的作用,帮助物料顺利排出。
缺点:
密封面易磨损:阀瓣和阀座的密封面直接暴露在物料中,尤其是有颗粒的物料会磨损、划伤密封面,影响长期密封性。
阀杆较长:对于深底的反应釜,需要较长的阀杆,刚性稍差。
适用场景:强烈推荐用于含固体颗粒、结晶、悬浮液、粘稠物料的放料。这是最常见的选择。
工作原理:阀瓣(栓塞)向下运动开启阀门,向上运动关闭阀门。关闭时,阀瓣上升并压紧阀座。
优点:
密封性能好:其密封结构使得它比上展式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,尤其适用于要求完全无泄漏或需要维持高真空的反应。
密封面不易磨损:阀门关闭时,密封面脱离物料区域,不易被固体颗粒磨损或结晶物卡住。
缺点:
易堵塞:阀座口凸出于釜底,物料流动阻力较大,绝对不适用于有固体颗粒的物料,只适用于清洁的液体。
适用场景:仅适用于清洁、无颗粒的液体物料,且对密封性或真空度要求极高的工况。
确定了阀型之后,还需考虑以下细节:
口径 (DN)
根据物料粘度、颗粒大小和所需的放料速度来选择。口径越大,放料越快,但成本和尺寸也越大。
常见口径有 DN50, DN65, DN80, DN100, DN125 等。需与釜底出口口径匹配。
操作方式
手动:最经济,适用于操作不频繁、无远程控制要求的场合。
气动/电动:适用于需要远程控制、自动化控制、或阀门安装位置操作不便的场合。对于大口径阀门,自动化操作也更省力安全。
材质和制造工艺
确保阀体、阀瓣等接触物料的部位均为优质搪玻璃,釉面光滑均匀,无缺陷。
检查外部铸件质量,好的铸件能保证机械强度。
密封材料
阀杆的轴封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(PTFE) 或柔性石墨填料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。
对于下展式阀门,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通常是搪玻璃对搪玻璃,或者采用PTFE、PFA等塑料镶圈以提升密封效果(但需考虑其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是否满足工艺要求)。
压力与温度等级
确认阀门的公称压力(PN)和允许工作温度范围是否覆盖您的工艺要求。搪玻璃设备一般用于常压或低压,温度在 -20℃ ~ 200℃ 之间。